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說個"酸笑"(福建譯音)的笑話



昨天,在光明日報的光明寬頻中看到有人寫“說個應景的故事”。
那,今天我要寫一個“說個"酸笑"(福建譯音)的笑話”。

哈哈哈!

話說,有條魚針對今年重臨東海岸及南馬的大水災說了個應景的故事,文中引用了中國歷史中的鲧採用了堤工障水及其兒子禹的疏顺导滞之法來治水作為前提,後來又以水災的破壞來評擊政府。

讀完整篇文章後我在想,這條魚所寫的都只是為了評擊而寫,自己卻沒有親身去了解整個事件的情況。

怎麼說?很簡單啦!他所引用的故事發生在幾千年前的中國,鲧禹父子用了幾十年,兩代人的心血和毅力來治水,到了今天中國還不是常常發生大水災,還是很嚴重的那種呢!

說到天災,我不能不講耶穌了,我們人類一直都聲稱自己是萬物之靈,以為很了不起,但是卻敵不過那全能的造物者和大自然。所謂的科技和儀器,如果它們是如此的神通廣大,科學早就取代了宗教,大家都朝拜愛因斯坦而不是滿天神佛了。

一有機會就趁機"酸笑"政府這個無能,那個無稽,但是否曾經想過自己真的知道多少和看過多少?

我參與天災救援行動的經驗超過10年,和10年前相比,我認為目前國內現有的防災和管理機制已經進步了很多。或許,寫這篇廢文的魚只熟讀中國歷史,但卻忽略了歐洲歷史,因為他不懂羅馬不是一天所建造的道理。

就這次大水災事件來說,有關當局在水災來臨前已經在各大媒體和通過所有管道傳達東海岸和南馬地區將會面臨嚴重水災的訊息。而各州的治水防洪計劃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只是這條魚只為針對而評擊,卻沒有去了解整個計劃的動向。

遠的不說,就說檳城,10多年前若檳城發生嚴重水災,檳島黑區甘榜P南利肯定水淹幾天,如今大雨若停,半小時內水退乾底,這條不懂嗎?這要感謝檳州政府所推行的甚麼S幾號的治水計劃湊效了。

再說,我國安全局有一套完善的天災管理計劃,在ARAHAN MKN 20 & 21 中有列明各政府和拯救單位的任務範圍和管理機制。各部門人員在適當的時候將會依照有關指令行事,進行救援工作。(我個人建議這條魚去了解一下)

至於政府對人民的交代,這條魚在文中暗喻政府無心抗災而敷衍交代,但是其他大國如美國的山火一發不可收拾時,有關政府當局只拋了一句火勢以達無可控制的地步,希望下雨助滅大火,這又怎麼說呢?

這條魚在文中最後部份用了兩種人民的疑問聲音和兩種政府的回答聲音來接尾,那我這裡就用了第三種人民的聲音和第三種政府的聲音來完結。

第三種人會像這條魚般問:我們的政府幾時才能解決水患的問題?
第三種政府會回答:我們已經做了許多,只是你們不願配合,而只顧著罵。

往後今日,東北季吹起,水患照舊來襲,我們(拯救人員)水來土淹,兵來將擋,魚照樣吹水。

哈哈哈哈!

另外,他的中國歷史故事是從這裡轉載的 ->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306112518303

******

說個應景的故事
updated:2007-12-08 19:05:29 MYT

為了應景,說個故事。

在中國遠古的堯帝時期,黃河流域洪水為患。

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鯀被推薦負起治水的任務。他採用“堤工障水”之法,也就是以簡單的堤埂將居住範圍圍護起來,阻擋洪水入侵,詎料卻遭洪水反撲,淹死更多人,歷經9年以失敗告終。

舜帝繼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後,領悟出“疏順導滯”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水從高處往低流的自然趨勢,順著地形疏通堵塞的河流,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再引流入海,並將低凹的地方填高,從而解決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原,安居樂業。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為天下百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節更是被後人稱道。

據說,大禹新婚第四天就離開家,全心投入治水工程。在13年裡,他3次恰好經過家門,卻都因為擔心與妻兒共聚天倫會就此耽誤治水工作,連累百姓遭受水患之苦,竟沒有回家一次,連打從出世就不曾抱過的兒子跑上前喚他一聲“爹”,他也忍住視而不見。

在技術不發達的原始社會,人類竭盡所能設法克服困境,讓我們看到了大禹治水那種不畏艱辛、身先士卒的奮鬥精神,更展現出一種“人定勝天”的堅定信念。

回頭看看21世紀的馬來西亞,我們的氣象局、水利灌溉局空有先進的儀器,卻始終只能做到提醒百姓天氣的轉變以及河流水位的變化,根本的水患問題不曾解除。

水患肆虐如同盜匪橫行,都是對百姓帶來財物甚至是生命的損失。遺憾的是我們的官老爺時至今日仍找不到解決水患的良策,只是預言今年的水患不會比去年嚴重。這好比安慰我們,今年的強盜不會比去年多(但你還是會被搶)。

習慣成自然,年年面對水患,基本上百姓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第一種人會問:我們幾時要搬到救災中心?救援金幾時撥下來?

另一種人會問:我們的家園幾時才可以擺脫水患?政府到底是怎樣治水的?

自然變平常,年年應對水患,基本上國家該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第一種政府會說:幾億撥款已經下來,我們的救援單位已24小時候命救人。

第二種政府,他不一定說話,但會讓百姓確確實實聽到開山鑿川、疏導河道、引流入海的聲音。

在這塊土地上,第一種人的問題在第一種政府的身上找到了答案,所以也就不需要第二種政府了。

明年今日,東北季風吹起,水患照舊來襲。

轉載-> 光明日報/光明寬頻•2007.12.08

標籤: